跳转至

11 案例分析:如何用设计模式优化性能

代码的结构对应用的整体性能,有着重要的影响。结构优秀的代码,可以避免很多潜在的性能问题,在代码的扩展性上也有巨大的作用;结构清晰、层次分明的代码,也有助于帮你找到系统的瓶颈点,进行专项优化。

设计模式 就是对常用开发技巧进行的总结,它使得程序员之间交流问题,有了更专业、便捷的方式。比如,我们在《02 | 理论分析:性能优化有章可循,谈谈常用的切入点》中提到,I/O 模块使用的是装饰器模式,你就能很容易想到 I/O 模块的代码组织方式。

事实上,大多数设计模式并不能增加程序的性能,它只是代码的一种组织方式。本课时,我们将一一举例讲解和性能相关的几个设计模式,包括代理模式、单例模式、享元模式、原型模式等。

如何找到动态代理慢逻辑的原因?

Spring 广泛使用了代理模式,它使用 CGLIB 对 Java 的字节码进行了增强。在复杂的项目中,会有非常多的 AOP 代码,比如权限、日志等切面。在方便了编码的同时,AOP 也给不熟悉项目代码的同学带来了很多困扰。

下面我将分析一个 使用 arthas 找到动态代理慢逻辑的具体原因 ,这种方式在复杂项目中,非常有效,你不需要熟悉项目的代码,就可以定位到性能瓶颈点。

首先,我们创建一个最简单的 Bean(代码见仓库)。

@Component 
public class ABean { 
    public void method() { 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 ****  ****  ****  **** ***"); 
    } 
} 

然后,我们使用 Aspect 注解,完成切面的书写,在前置方法里,我们让线程 sleep 了 1 秒钟。

@Aspect 
@Component 
public class MyAspect { 
    @Pointcut("execution(* com.github.xjjdog.spring.ABean.*(..)))") 
    public void pointcut() { 
    }  
    @Before("pointcut()") 
    public void before() { 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before"); 
        try { 
            Thread.sleep(TimeUnit.SECONDS.toMillis(1)); 
        } catch (InterruptedException e) { 
           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(); 
        } 
    } 
} 

创建一个 Controller,当访问 /aop 链接时,将会输出 Bean 的类名称,以及它的耗时。

@Controller 
public class AopController { 
    @Autowired 
    private ABean aBean;  
    @ResponseBody 
    @GetMapping("/aop") 
    public String aop() { 
        long begin = System.currentTimeMillis(); 
        aBean.method(); 
        long cost = System.currentTimeMillis() - begin; 
        String cls = aBean.getClass().toString(); 
        return cls + " | " + cost; 
    } 
} 

执行结果如下,可以看到 AOP 代理已经生效,内存里的 Bean 对象,已经变成了EnhancerBySpringCGLIB 类型,调用方法 method,耗时达到了1023ms。

class com.github.xjjdog.spring.ABean$$EnhancerBySpringCGLIB$$a5d91535 | 1023 

下面使用 arthas 分析这个执行过程,找出耗时最高的 AOP 方法。启动 arthas 后,可以从列表中看到我们的应用程序,在这里,输入 2 进入分析界面。

15956792012866.jpg

在终端输入 trace 命令,然后访问 /aop 接口,终端将打印出一些 debug 信息,可以发现耗时操作就是 Spring 的代理类。

trace com.github.xjjdog.spring.ABean method 

15956796510862.jpg

代理模式

代理模式(Proxy)可以通过一个代理类,来控制对一个对象的访问。

Java 中实现动态代理主要有两种模式:一种是使用 JDK,另外一种是使用 CGLib。

  • 其中,JDK 方式是面向接口的,主 要的相关类是 InvocationHandler 和 Proxy;
  • CGLib 可以代理普通类,主要的相关类是 MethodInterceptor 和 Enhancer。

这个知识点面试频率非常高 ,仓库中有这两个实现的完整代码,这里就不贴出来了。

下面是 JDK 方式和 CGLib 方式代理速度的 JMH 测试结果:

Benchmark              Mode  Cnt      Score      Error   Units 
ProxyBenchmark.cglib  thrpt   10  78499.580 ± 1771.148  ops/ms 
ProxyBenchmark.jdk    thrpt   10  88948.858 ±  814.360  ops/ms 

我现在用的 JDK 版本是 1.8,可以看到,CGLib 的速度并没有传得那么快(有传言高出10 倍),相比较而言,它的速度甚至略有下降。 我们再来看下 代理 的创建速度,结果如下所示。可以看到,在代理类初始化方面,JDK 的吞吐量要高出 CGLib 一倍。

Benchmark                    Mode  Cnt      Score      Error   Units 
ProxyCreateBenchmark.cglib  thrpt   10   7281.487 ± 1339.779  ops/ms 
ProxyCreateBenchmark.jdk    thrpt   10  15612.467 ±  268.362  ops/ms 

综上所述,JDK 动态代理和 CGLib 代理的创建速度和执行速度,在新版本的 Java 中差别并不是很大,Spring 选用了 CGLib,主要是因为它能够代理普通类的缘故。

单例模式

Spring 在创建组件的时候,可以通过 scope 注解指定它的作用域,用来标示这是一个prototype(多例)还是 singleton(单例)。

当指定为单例时(默认行为),在 Spring 容器中,组件有且只有一份,当你注入相关组件的时候,获取的组件实例也是同一份。

如果是普通的单例类,我们通常将单例的构造方法设置成私有的,单例有懒汉加载和饿汉加载模式。

了解 JVM 类加载机制的同学都知道,一个类从加载到初始化,要经历 5 个步骤:加载、验证、准备、解析、初始化。

2.png

其中,static 字段和 static 代码块,是属于类的,在类加载的初始化阶段就已经被执行。它在字节码中对应的是 方法,属于类的(构造方法)。因为类的初始化只有一次,所以它就能够保证这个加载动作是线程安全的。

根据以上原理,只要把单例的初始化动作,放在方法里,就能够实现 饿汉模式

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ce = new Singleton();  

饿汉模式在代码里用的很少,它会造成资源的浪费,生成很多可能永远不会用到的对象。 而对象初始化就不一样了。通常,我们在 new 一个新对象的时候,都会调用它的构造方法,就是,用来初始化对象的属性。由于在同一时刻,多个线程可以同时调用函数,我们就需要使用 synchronized 关键字对生成过程进行同步。

目前, 公认的兼顾线程安全和效率的单例模式,就是 double check。很多面试官,会要求你手写,并分析 double check 的原理。

15957667011612.jpg

如上图,是 double check 的关键代码,我们介绍一下四个关键点:

  • 第一次检查,当 instance 为 null 的时候,进入对象实例化逻辑,否则直接返回。
  • 加同步锁,这里是类锁。
  • 第二次检查才是关键。如果不加这次判空动作,可能会有多个线程进入同步代码块,进而生成多个实例。
  • 最后一个关键点是 volatile 关键字。在一些低版本的 Java 里,由于指令重排的缘故,可能会导致单例被 new 出来后,还没来得及执行构造函数,就被其他线程使用。 这个关键字,可以阻止字节码指令的重排序,在写 double check 代码时,习惯性会加上 volatile。

可以看到, double check 的写法繁杂,注意点很多,它现在其实是一种反模式,已经不推荐使用了 ,我也不推荐你用在自己的代码里。但它能够考察面试者对并发的理解,所以这个问题经常被问到。

推荐使用 enum 实现懒加载的单例,代码片段如下:

《Effective Java》这本书也同样推荐了该方式。

public class EnumSingleton { 
    private EnumSingleton() { 
    } 
    public static EnumSingleton getInstance() { 
        return Holder.HOLDER.instance; 
    } 
    private enum Holder { 
        HOLDER; 
        private final EnumSingleton instance; 
        Holder() { 
            instance = new EnumSingleton(); 
        } 
    } 
} 

享元模式

享元模式(Flyweight)是难得的,专门针对性能优化的设计模式,它通过共享技术,最大限度地复用对象。享元模式一般会使用唯一的标识码进行判断,然后返回对应的对象,使用 HashMap 一类的集合存储非常合适。

上面的描述,我们非常熟悉,因为在过去的一些课时中,我们就能看到很多享元模式的身影,比如《09 | 案例分析:池化对象的应用场景》里的池化对象和《10 | 案例分析:大对象复用的目标和注意点》里的对象复用等。

设计模式对这我们平常的编码进行了抽象,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设计模式,都会找到设计思想的一些共通点。比如,单例模式就是享元模式的一种特殊情况,它通过共享 单个实例 ,达到对象的复用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同样的代码,不同的解释,会产生不同的效果。比如下面这段代码:

Map<String,Strategy> strategys = new HashMap<>(); 
strategys.put("a",new AStrategy()); 
strategys.put("b",new BStrategy()); 

如果我们从对象复用的角度来说,它就是享元模式;如果我们从对象的功能角度来说,那它就是策略模式。所以大家在讨论设计模式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上下文语境的这些差别。

原型模式

原型模式(Prototype)比较类似于复制粘贴的思想,它可以首先创建一个实例,然后通过这个实例进行新对象的创建。在 Java 中,最典型的就是 Object 类的 clone 方法

但编码中这个方法很少用,我们上面在代理模式提到的 prototype,并不是通过 clone 实现的,而是使用了更复杂的反射技术。

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 clone 如果只拷贝当前层次的对象,实现的只是浅拷贝。在现实情况下,对象往往会非常复杂,想要实现深拷贝的话,需要在 clone 方法里做大量的编码,远远不如调用 new 方法方便。

实现深拷贝,还有序列化等手段,比如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,或者把对象转化成 JSON。

所以,在现实情况下, 原型模式变成了一种思想,而不是加快对象创建速度的工具

小结

本课时,我们主要看了几个与性能相关的设计模式,包括一些高频的考点。我们了解到了 Java 实现动态代理 的两种方式,以及他们的区别,在现版本的 JVM 中,性能差异并不大;我们还了解到 单例模式的三种创建方式 ,并看了一个 double check 的反例,平常编码中,推荐使用枚举去实现单例;最后,我们学习了 享元模式原型模式 ,它们概念性更强一些,并没有固定的编码模式。

我们还顺便学习了 arthas 使用 trace 命令,寻找耗时代码块的方法,最终将问题定位到 Spring 的 AOP 功能模块里,而这种场景在复杂项目中经常发生,需要你特别注意。

此外,在设计模式中,对性能帮助最大的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式,比如异步消息、reactor 模型等,而这一部分内容,我们将在之后的《15 | 案例分析:从 BIO 到 NIO,再到 AIO》中详细讲解。

不过,想要了解这方面的内容,需要首先了解一些多线程编程的知识,所以下一课时,我将讲解并行计算的一些知识点,记得按时来听课。